“王亚林今年被评为我村的好媳妇。她孝敬公婆,善待大伯哥,抚养孩子,和丈夫一道支撑起了一个大家。”近日,嘉祥县金屯镇王堌堆村村支书孙永生说。
(资料图片)
不幸接连而至
坦然面对困境
2006年,王亚林嫁到王堌堆村,与王康结为夫妻。结婚九年来,王亚林一直孝敬公婆,这一幕被王康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幸福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2015年,夫妻俩到青岛打工。一天,哥哥打来电话,说身体严重不适。王康赶紧返回老家,带着哥哥先后到青岛、济南、济宁的大医院检查,哥哥确诊患上白塞氏病。随后,王康带哥哥去北京治疗,断断续续花了两年时间。
王康带着哥哥在外看病期间,家里的地全靠王亚林打理,不忙的时候,王亚林总是打点零工,挣点钱维持家庭开支。后来,哥哥病情稳定住了,但是已双目失明,股骨头坏死,失去了劳动能力,还得终身服用激素和各种药物,每个月得花费一千多元。接着,婆婆因冠心病又在济宁附属医院做了三个支架,做手术期间,王亚林守在病房里,为婆婆端茶倒水、喂饭喂药。婆婆出院没多久,公公又突发脑出血做了开颅手术。三个病号,治疗费花了十多万,个人负担了七八万,而且三人都要长期服用各种药物,还有三个孩子要抚养,亲戚、邻居的借款还有四万元。
有时候,王康面对困境唉声叹气。王亚林总是安慰丈夫:“谁家没个难事,咱得接受现实,只要咱俩卖力打工,日子总会好起来的。”于是,王亚林跟着丈夫白天到工地上干活,晚上回家伺候孩子、老人,虽然每天辛苦劳碌,但两个人还是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面对困境不抱怨
用行动诠释大爱
“公婆、大伯哥都是咱们最亲近的人,照顾好他们是咱们的责任和义务,不能让邻居戳咱脊梁骨。”柔弱的王亚林话语坚定。
大伯哥比王康大两岁,年纪轻轻患上重病,长年服药。王亚林总觉得大伯哥值得同情和关注。买衣服时,王亚林总要买两件,一件是丈夫的,另一件是大伯哥的。有时家里给孩子买点好吃的,王亚林总是第一时间让孩子们先给大伯哥送去。
2017年冬天,家里下了大雪。婆婆不小心滑倒了,王亚林带婆婆去金屯医院检查,发现腰部骨折,最终选择住院治疗。那些天来,王亚林一直在医院病床前尽孝,端屎端尿,呵护备至。“因为那个时间段,我带哥哥在北京看病,亚林怕我担心,妈妈骨折的事情一直瞒着我。等我知道的时候,妈妈已经恢复了。”王康回忆。
婆婆的电视坏了,王亚林直接让丈夫送去自家的电视;婆婆的电费、水费、电话费需要缴的时候,王亚林总是提醒丈夫及时缴上;家里大到看病拿药,小到柴米油盐,王亚林总是积极置办,花钱从没想过该花谁家的钱。
今年春节过后,王康夫妻俩在嘉祥县城找好了活,一天能挣400多块钱。前些年,王堌堆村为王亚林的公婆、大伯哥办理了低保。一家人的日子渐渐有了起色。
“三个孩子都在上学,公婆、大伯哥需要长年服药,趁着我们年轻,多挣些钱,争取今年还清4万元债务。”王亚林说。
“结婚17年,亚林从来没和我父母、哥哥红过脸。面对困境,她也从来没有抱怨过,我感激媳妇,毕竟她为这个大家付出得太多太多了。”王康接过话茬。
通讯员 王友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