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9日)是第13个“世界家庭医生日”,主题是“签而有约 共享健康”。家庭医生并非“私人医生”,我国从2016年开始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居民通过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订一定期限服务协议的方式,与家庭医生建立长期稳定的契约关系。
截至目前,全国已组建超过42万个家庭医生团队,为签约居民,特别是慢病患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国家卫健委要求,到2035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将达到75%以上,基本实现家庭全覆盖。
(资料图)
国家卫健委要求,有序扩大家庭医生队伍,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二、三级医院医生加入家庭医生队伍。进一步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提升家庭医生开展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及慢性病管理能力,拓展康复、医养结合、安宁疗护等服务功能。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二级以上医院用药目录衔接统一,进一步适应签约居民基本用药需求,为符合条件的签约慢性病患者原则上可开具4~12周长期处方。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应将一定比例的专家号源、预约检查等医疗资源交由家庭医生管理支配,可给予家庭医生部分预留床位,方便经家庭医生转诊的患者优先就诊、检查、住院。引导签约居民逐步形成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的就医选择。
创新家庭医生服务模式 提供贴心服务
家庭医生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近年来,各地创新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为居民提供周到、便捷的医疗护理服务。
天津市组建基层数字健共体,居民通过线上预约,就可获得入户巡诊、更换尿管、静脉采血、伤口护理等58项居家医疗服务。
72岁的天津市民韩先生,前不久刚做了股骨头置换术,每2—3天需要换一次药,这对患者和家属都是极大的难题。线上预约医护人员上门服务,解决了他们一家的燃眉之急。
患者家属 韩女士:现在已经换了四次药了,今天是过来给我父亲做一个拆线。
近3年来,通过“互联网+签约服务”,天津基层医护人员先后为居民提供3.2万余次上门服务。
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护士 张洋洋:目前从平台上来看,像一些静脉采血、更换尿管、更换胃管,还有中医针灸、康复治疗这几项是需求量比较大的。
江苏宜兴为部分诊断明确、行动不便的慢性病患者建立“家庭病床”。94岁的夏美青老人股骨头骨折,手术后肢体功能没能完全恢复,长期卧床,同时还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疾病,需要定期到医院检查。但由于子女也步入老年,对老人频繁就医力不从心。今年4月,社区为老人建立了“家庭病床”。
宜兴市丁蜀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宗淼:康复师和针灸师都上门来做过康复和针灸,然后我们验了血以后给家属看一下血检报告,让他们自己心里都有数。
为了实现便捷服务,宜兴市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配备了600多个便携式背包。
宜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 主任 史中武:让老百姓在家中就能够享受到血尿常规的体检,心电图的检查。
“家庭病床”建床期间产生的医疗费用可纳入医保报销。目前宜兴市18个乡镇(街道)都已开展了“家庭病床”服务。
让更多家庭医生“显身手”——国家卫生健康委以建议提案办理实效提升群众获得感
广大家庭医生以个人或团队方式为签约居民提供上门诊疗、长期处方、延伸处方、转诊绿色通道、家庭病床等服务,让签约居民获得实惠;疫情防控转段期间,累计指导1300余万居民居家治疗,上门服务超过2300万人次,协助完成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调查1.9亿人……
一组组数据,一个个进展,全国政协委员吴以环时时留意,由衷高兴。2018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吴以环提交了关于做实做好家庭医生服务的提案,建议将签约服务内涵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不断发展完善家庭医生服务制度。
当时,全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刚刚起步,各地服务规范性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吴以环长期从事卫生健康领域管理工作,深知家庭医生模式对于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应对老龄化以及构建密切和谐医患关系的意义。
“让家庭医生真正在基层医疗体系中‘大显身手’,要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兼顾‘扩面’和‘提质’。”为了提交一份有价值、可借鉴的高质量提案,她调研和总结深圳等家庭医生服务试点城市的改革实践,积极听取相关专家意见建议。这份提案也于2022年被评为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优秀提案。
收到提案,国家卫生健康委根据职能分工,指定基层卫生健康司第一时间与吴以环联系,就签约服务政策背景、工作进展和下一步考虑进行深入交流。对已有政策或地方经验的建议,详细解释说明;对仍需完善的政策措施和推动地方落实的举措,做出进一步改进工作的安排部署。
“委员的建议基于对一线调查结果的研究分析,准确切中要害,十分值得我们研究思考。”承办提案的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说。
在充分吸收包括吴以环在内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基础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对《关于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的指导意见》进行了补充完善,于2018年9月正式印发,引导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进一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据了解,从2018年到2022年,代表委员充分履职,积极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这项民生工程建言献策。国家卫生健康委收到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建议提案共计20件,每一件都严肃对待、认真办理,得到代表委员的一致认可。
这些建议提案为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广大家庭医生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并在疫情防控中承担了大量任务。
2022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5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此外,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深化医改等主题,代表委员5年来提出一千多件建议提案,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予以充分吸收采纳。
据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高度重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委领导全程参与办理工作,审签复文答复,建立工作台账,修订工作规定,实现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强化跟踪督办,严控复文质量,持续推进办理结果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一如既往重视两会代表委员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建议提案,不断优化政策措施,夯实体系、队伍、能力建设基础,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
编辑:刘紫昀
责编:李颖